人民网
人民网

去年北京专利执法办案数量增长逾四成

中关村示范园区开门纳谏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见 

2018年12月15日16:02 | 来源:法制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去年北京专利执法办案数量增长逾四成

日前,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开门纳谏,围绕新时代下如何加强和提升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召开研讨会,听取来自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北京市检察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等单位专家,怡和嘉业、达闼科技、路浩集团、集慧智佳等企业和服务机构的意见。

2003年10月,中关村成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作为园区建设机构的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同时成立。

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是示范园区成立十五周年,这次研讨会也是该局为此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活动之一。

积极推进快速维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先后颁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

“最近几年,我们都能亲历感受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推行‘严保护’,统筹协调‘大保护’,精准发力‘快保护’,积极推进快速维权;一视同仁,依法保护各类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这位负责人说。

2018年,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而言,意义更为重大与特殊。

2018年有着“知识产权强保护元年”之称。这一年,各类政策细则不断落地,尤其是《关于专利等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将上诉审理机制升至国家层面,《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等均提出了我国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及成果。上周,国家发改委等38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引入技术分析师机制

北京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全国一直走在前列。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对于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及时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

为加快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围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2017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为1209件,同比增长43.6%;进驻京交会、文博会、科博会等大型展会32个,出动专利执法人员约600人次,处理专利案件144件;全市9家知识产权调解委员会累计调解知识产权纠纷360件,调解成功率达到67.7%;成功申建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京东等电商平台成立全国首个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专利)保护联盟;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累计建立分中心、工作站71个。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探索在专利行政执法中引入了“技术分析师”机制,聘请了审协北京中心的15名具备10年以上审查经验的资深审查员。

据了解,这些审查员的工作背景涵盖了初审流程、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发明实审、复审等全部审查环节和类型,覆盖了主要技术领域。在疑难复杂专利违法案件查处中引入技术分析师,参与技术问题的分析和咨询,是提高专利侵权纠纷调处质量,保障专利行政执法优势充分发挥的有效手段。

此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还努力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协调会商、人员培训等形式,推动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联动。

构建“七位一体”保护格局

未来的工作将如何更好地开展?

示范园区的这次开门纳谏中,获得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维野等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就政策导向、司法及刑法保护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完善诉前多元调解、证据保全法律服务与行业内部高质量专利自律意识等问题一一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专家们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检察院、法院与各园区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为更好推动中关村知识产权“大保护、同保护、快保护、严保护”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中关村将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积极构建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多元调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七位一体”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并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专利侵权纠纷加快处理办法,建立处理快速通道。(记者 张维)

(责编:陈羽、张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