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延军:构建“一核一主一副,骨架轴带支撑、全域分区防控”的消防安全空间格局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尹深)北京消防总队总队长亓延军今天做客人民网演播室,以“新征程新形象——奋进中的中国消防”为主题接受人民网视频专访。
在介绍首都消防救援队伍关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方面的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时,亓延军表示,为主动适应“大应急、全灾种、综合性”应急救援需要,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首都消防救援队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深化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建立和完善北京市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夯实公共消防设施,提高抵御火灾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亓延军介绍,市政府今年8月批准发布了《北京城市消防规划(2016年—2035年)》,绘制了全市消防工作蓝图,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北京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建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智慧化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北京城市火灾风险较低,火灾形势稳定,成为世界级安全城市的典范。
亓延军介绍,一是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骨架轴带支撑、全域分区防控”的消防安全空间格局。“一核”指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主”指的是中心城区;“一副”指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骨架轴带”指的是以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为主要轴线,以全市主要防火隔离带为分隔,构建支撑城市安全格局的核心骨架;“全域分区”指的是规划全域覆盖、集中建设区为主的消防安全空间格局。
二是要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紧抓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进行优化,提出“减”非首都功能、“增”安全保障的具体措施,对各类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的场所或设施用地进行严格管制,减少火灾风险源,消除火灾隐患,降低火灾风险, 增加灭火救援空间,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夯实公共消防设施。
三是要强化公共消防设施配置,规划新增212座消防站,到2035年全市消防站总数达到357座,特别是对特勤消防站、小型消防站、水上消防站、轨道交通消防站建设进行了安排;在现状市级消防训练基地、战勤保障基地基础上,再规划新增一座市级消防训练基地和一座市级战勤保障基地;建立符合北京城市定位的消防装备配备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特别是加强特种消防装备的配备,以满足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跨度建筑、轨道交通、老城区等火灾救援的需要;通过建设市政供水、取水设施、备用水源等方式满足在灭火、抢险救灾中消防供水需求,每年改造和增补市政消火栓2000个左右,全面提升消防供水能力;建设升级市级、城市副中心及各区通信指挥中心,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扁平化调度智慧系统;通过提升道路网密度、打通道路瓶颈和微循环系统等渠道,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消防车通道。
四是要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针对改革转制后消防队伍承担的“大应急”、“大救援”任务,要切实完善综合应急救援机制,着力发展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全面建设应急疏散救援通道,同时,还要推进避难场所、直升机救援停机坪建设等工作。
五是要完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完善法规标准体系、规范消防网格化管理、推进火灾风险评估预警、持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安全治理、构建“智慧消防”管理体系、提升市民消防安全素质等方面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形成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安全服务保障体系。
六是要推进京津冀消防工作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公共消防设施协同规划与建设,加强京津冀交界地区消防安全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建立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灭火救援调度平台等,与河北省一起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消防安保,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区域防灾协作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