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帮忙“捞人”不成反被敲诈7万多

2019年01月20日13:22 | 来源:扬子晚报
小字号

无证驾驶被查想动歪脑筋找人从轻处理,市民刘先生通过朋友陆宇找到一位“警察”处理,花了打点费后朋友却发现找的是位“冒牌货”。虽然“打点费”退了回来,陆宇却觉得没办成事没面子,气不打一处来找到了这假警察,反而敲诈了7万多元。最终“假警察”和“真敲诈”都受到了刑事处罚。

扬子晚报记者 刘浏

因羡慕网购装备摇身一变成“警察”

李伟正是这个假警察。他曾在部队服役,退伍后一直没有固定稳定的职业,但他很羡慕警察这个职业。2017年3月以来,他在网上购买了警服、警衔、警号等装备,在微信朋友圈、朋友聚会中,都宣称自己是警察,除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以外,顺便骗点钱。

2018年6月,李伟以帮忙孩子入学、询问醉驾案情为由,以请客送礼、打点费的借口共索要了两万余元,用于个人挥霍。8月,李伟因涉嫌招摇撞骗罪被抓获。在案件的调查过程中,他交代自己犯罪时,也牵出了自己曾被人敲诈勒索的事情。

帮人“消灾”没办成只能退钱

早在2017年,李伟警察的身份在同学圈、朋友圈就传开了。10月份,刘先生因为无证驾驶被交警查获,车子被交警扣了,要拘留15天。听说陆宇“有路子”,为了免于行政处罚,刘先生通过朋友找到陆宇,并按照他的要求支付了7万多元现金。

陆宇通过两个朋友的关系最终找到李伟,李伟承诺能办成此事,但是需要打点费。11月9日,李伟拿到19000元的好处费。11月10日,李伟说人找好了,让去处理问题。刘先生的朋友过去以后,并没有找到李伟所说的那个交警,李伟回复说再找其他人,等两天看看。

事情一直就这么拖着,一直到处罚决定书的时间快到期了,李伟还没有明确的回复,刘先生的朋友觉得有点不对劲了。他约李伟见面,要求他出示警官证,并拍了照片。这时候,李伟仍称自己能办成这件事情,但是得按照他的步骤来。但是刘先生的朋友已经不想让他帮忙了,让他退钱。李伟将19000元钱通过朋友原路退还给陆宇。

身份暴露反遭敲诈七万多元

陆宇怀疑李伟是个假警察,根本办不成事,将5万元退给刘先生,剩下的2万多没有退,称是办事请客吃饭花掉了,刘先生没有计较,就这么算了。但是陆宇越想越觉得不甘心,到手的5万元钱退掉了,都是因为李伟是个假警察,他要李伟为此付出代价。

11月14日,陆宇约李伟见面,质问其为什么自称是缉毒大队的特警,警官证却是江苏省公安厅的,且警号也不对。心虚的李伟解释自己以前确实是警察,只不过因为犯了错误被处分了。陆宇以其耽误朋友交通违章的处理,为此花了几万元请朋友消费才摆平此事为由,向李伟索要钱财,并威胁如果他是真警察,收别人钱是违法的,要去举报他,如果是假警察,不给钱就报警抓他。

李伟害怕自己冒充警察的事情被查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被迫写下了7万多元的借款协议,将身份证、医保卡、假警官证抵押在陆宇处。第二天,接到陆宇的催款电话后,李伟与家人将7万多的现金交给陆宇。

日前,秦淮区检察院以涉嫌招摇撞骗罪对李伟提起公诉,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陆宇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伟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应当从重处罚,李伟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的立功表现,可以从轻处罚,最终判处以招摇撞骗罪判处李伟有期徒刑八个月。陆宇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责令退赔李伟损失。

(责编:张雨、陈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