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蓝皮书:法院信息化建设新成效显著 部分地区实现跨域立案

2019年03月01日13:50 | 来源:人民网-法治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尹深)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3(2019)》发布暨2019年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指出,信息化助力司法为民,已有14个省市法院试点推行跨域诉讼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异地诉讼难”,部分地区已实现跨域立案。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速,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愈发深度融合,信息时代审判运行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智慧法院的全业务网上办理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全流程依法公开基本实现,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方向已经明确并展现广阔前景,先进信息技术推动法院审判执行方式发生了全局性变革,有力促进了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蓝皮书指出,2018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智慧法院由初步形成向全面建设迈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信息化助力司法为民。各级法院积极响应群众关切,坚持服务人民群众,努力创新便民措施,推动电子诉讼的部署应用,全力打造司法公开和网上诉讼平台,不断实现服务便捷化,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各级法院设置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证据交换、网上开庭、电子送达等五大电子诉讼标准模块,以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的往返奔波成本;成立杭州、广州、北京互联网法院,为网络空间法治化进行有益探索;14个省市法院试点推行跨域诉讼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异地诉讼难”,部分地区已实现跨域立案。

第二,信息化辅助审判执行和司法管理。首先,信息化手段提升审判质效。各级法院致力于诉讼文件的电子化工作和案件办理系统的同步开发,以求经过文档化、数据化、结构化处理,以电子案卷为抓手,最终实现案件办理、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应用是2018年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各级法院积极响应并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开发多项技术,有力推动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与深度应用。其次,信息化手段助力基本解决执行难。3年来法院信息化建设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并肩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起的决策分析系统、执行指挥系统、财产查控平台、网络拍卖平台、联合惩戒平台等让执行工作突破瓶颈,在精细化、集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上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基本实现了执行全流程信息化,法院工作距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最后,信息化手段提升司法管理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司法管理一改依靠院庭长人工盯案子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庭审自动巡查、司法风险动态防控、全程审判监督和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全方位自动化管理,推动司法工作规范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第三,信息化服务国家社会。首先,信息化助推司法公开。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业已形成,已建成的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让司法公开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在倒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弘扬法治精神、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次,大数据辅助党政决策。2018年,人民法院大数据应用持续推进,提供了大量优质社会公共服务和司法公共产品。最后,借网络推动纠纷化解。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抓住机遇,构建人民法院主导的多元化网络解纷平台,有效化解人案矛盾,发展新时代政法部门的“枫桥经验”。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效化解“新矛盾”做出有益探索。

蓝皮书同时指出,虽然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但也面临不可忽视的新问题。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效果、重系统轻协调、重整体轻细节、重便捷轻安全、重设施轻人才、重速度轻论证等问题制约了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入发展。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