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候选人事迹>>类别>>监狱人民警察好榜样

监狱人民警察好榜样候选人:青海 李宝爱

2019年04月04日12:2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李宝爱,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柴达木监狱五监区教导员。2010年12月,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011年1月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7年1月荣获监狱系统“十佳民警”荣誉称号。

秉持信念 艰苦奋斗

在平凡的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从农场到监狱、从诺木洪到格尔木,在艰苦的高原上一干就是近40个春秋,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在他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的是五六十年代时期的老监狱,设施陈旧、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很多像他一般年纪的人因受不了环境的艰苦而纷纷离开岗位,但他却毅然全身心的投入到监狱事业的改革征程,在艰苦的条件下执着的干好本职工作。忘记了多少次克服因环境、地理、气候带来的不适应;忘记了多少次克服条件简陋,设施陈旧给监管形式带来的严峻困难,他冒严寒斗风雪,用行动去坚守职业。曾在外务点执勤工作中,顶着高寒气候连续奋战多日致使身体透支,昏厥后送往医院抢救。出院后不久,他不顾领导的劝慰,又回到艰苦的外务执勤点,只因他听过这样一句话:高原缺氧不缺精神,高原缺氧不缺斗志。

繁忙在岗 遗憾在家

对服刑人员来说,他是严格公正的教导员;对民警来说,他是经验丰富的教育能手;可对孩子来说,他却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大忙人”。李宝爱同志因早期在艰苦的农场工作,组建家庭比较晚,特别是有了孩子后,还是忙于工作,经常疏忽对家人的照顾,答应儿子多次的外出旅游总是迟迟无法兑现。在孩子即将中考时,本应将重点放在孩子升学考试辅导上,可面对监狱的特殊形势,他无法分散自己的精力,对孩子的教育、关心、辅导落了空。临考前,孩子在几次模拟考试中分数不理想,成绩下降明显,老师多次约谈家长,可他总是“说话不算数”,甚至连家长会都没参加过几次,逐渐使孩子在心理上与父亲产生了隔阂与障碍,有时在家连和父亲的基本交谈都没有几句,孩子的逆反情绪也使李宝爱同志因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深感无比内疚和自责。欣慰的是高中以后,孩子学习很勤奋,慢慢也理解了父亲的苦衷,妻子也没有再过多的埋怨,这使他可以放下思想的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的投入到监狱事业中去。

攻坚克难 维稳促安 

2017年7月,因监狱押犯结构布局调整,承担重大看押任务,他主动请缨,申请调入攻坚第一线,担任了五监区(高戒监区)教导员。作为监区领导,面对强大的压力和未知的风险,他深知责任重大,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辜负党委重托,主动参加挂职锻炼任务,赴其他监狱学习调研,并深入一线,详细观察、了解管理工作经验,回来后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信息整理汇编,提出符合监狱实际的建议意见上报监狱党委,为监狱统一制订罪犯管理规章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监区罪犯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监区工作中,他经常在工作岗位上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超负荷工作,只为熟练掌握罪犯的管理方法,找准符合实际的改造“路子”。从2017年7月至今,在语言交流极不顺畅、罪犯极端思想顽固的困境下,带领民警耗时数个月,坚持完成80余名关押人员的甄别谈话工作,达到监区全覆盖;同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在甄别过程中收集重要信息6条并及时上报监狱。针对个体犯情的异常情况,他通过和改造专员沟通了解,提出了“攻坚教育”,选定4名监区典型重点罪犯,软硬兼施,以“温言”谈心、“温情”教育、严格管控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攻坚转化教育,并取得良好效果,4名服刑人员纷纷写下“悔过书”,“攻坚教育”赢得初步成效。

(责编:孟瑶婷(实习生)、孝金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