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候选人事迹>>类别>>监狱人民警察好榜样

监狱人民警察好榜样候选人:新疆 陈争

2019年04月04日13:0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陈争,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监狱医院副院长,中共党员,2006年11月参警,现任石河子监狱医院副院长。陈争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积极钻研业务知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利用监狱有限的医疗设施,克服多种困难,长期坚持在监区一线巡诊,及时掌握服刑人员的健康状况,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受到基层民警和监狱服刑人员的好评。他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员。他十几年义务支助贫困孩子,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

一封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书

“尊敬的陈争叔叔、魏红燕阿姨,我是潘舒婷,2019年我在成都向您们道一声祝福……”这是一封从四川成都长途跋涉寄到新疆石河子的信件,信中淳朴的文字饱含着对远方长辈的祝福。简单的信件,深藏着“家书”般充满温暖的情切,这份情切背后更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代人之间十年的牵系。十年来,这两代人一直在用最传统却又最有温度的方式——写信记挂着对方。

2009年,陈争通过兵团希望工程结识了住在石河子市145团的潘舒婷一家。当时潘舒婷的父母没有工作,潘舒婷又到了上学的年纪,对于这个没有固定收入,一家人只能靠微薄救济勉强糊口的家庭来说,十分困难。当时陈争的收入还不到700元,他可以选择放弃资助,但他却坚持道“必须让孩子上学!我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名警察,我能省吃俭用,但我不能让孩子辍学”,随后当即决定自己来承担潘舒婷的学习费用。

十年间,他从没有因买房、娶妻生子、生病治疗等经济情况拮据而减少对潘舒婷的资助,每隔几天都会询问舒婷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高考前夕,他怕舒婷学习压力大,营养跟不上,在休息空隙他便带着大包小袋的营养品送给舒婷。最终,2017年,争气的舒婷考取了“211工程”院校——四川农业大学。潘舒婷上大学后,细心的陈争和妻子商量“咱俩谁休息了就往舒婷家跑跑,把她家人照顾好,让娃娃在大学专心念书”,从自家的生活费中又挤出一部分,去接济潘舒婷家里。

她的第二个爸爸

早在2007年,陈争刚毕业被分到农六师新湖监狱工作,在领到工资后,他并没有像其它同事一样给自己买一套像样的衣服、犒劳自己吃一顿烤肉,也没有给当时还是他女朋友的魏红燕买一件礼物,而是急匆匆的攥着钱跑到了邮局,郑重的将钱塞进信封,寄给了一个孤儿张薇。

张薇从小便失去双亲,与姑姑相依为命,但由于姑姑并无抚育她的经济能力,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由爸爸牵着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张薇便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哭。2007年,陈争走进她生命,从此她有了自己的文具、书包和课本,有了可以一双牵着她进入自己梦寐以求课堂的大手。

陈争在资助张薇后,担心魏家人反对,便试探性的告诉了妻子,妻子不但没有责怪他,还积极支持他去做,鼓励他道:“张薇这孩子命苦,不要一时兴趣做样子,要帮忙就帮到底”。从那以后他们二人便把张薇当成自己的干女儿去帮助、照顾她。

2010年,陈争夫妇调到了八师石河子工作,他们离张薇远了,对这个可怜的娃娃,他们牵挂的更深了。由于工作异常忙碌,他们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张薇的情况,得知张薇的成绩又是班级前三名,他们十分高兴,把张薇接到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张薇是不幸的,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在她生命最脆弱的时刻遇到了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爸爸——陈争。

在2007之后,陈争相继资助了张薇、潘舒婷两个家庭。加上他自己的家庭,他的肩上已挑起“三个家庭”的希望。孟子曰:“闻一善言,见一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在丈夫的影响下,魏红燕默默的和他一起扛下了“三个家庭”的重担,这一扛,前后就是整整十一个春秋……

十一年来,善良的他们一直用低调掩盖着奉献的秘密。直到孩子家长为感恩,精心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石河子监狱,大家才知道他们的善举。

(责编:孟瑶婷(实习生)、孝金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