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候选人事迹>>类别>>立法为民好榜样

立法为民好榜样候选人:宁夏 周涵

2019年04月19日14:2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周涵,198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回族,党校研究生学历,现在银川市司法局立法备案审查处工作。从事政府立法工作几年来,周涵同志本着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理念,得到了单位领导、同志们的肯定和好评,充分展现了青年干部敢担当、有作为的实干精神。

在立法工作中始终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导向。周涵同志2013年3月加入到了政府法制工作的大家庭中,在从事立法工作以来他一直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从事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时刻以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实际工作,着力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立法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充分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检验立法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全面、更充分的保障。周涵同志参与制定和修改了银川市10部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和政府规章,参与对政府文件120余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完成了15部自治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意见征集回复工作;同时根据上位法制定、修改、废止情况,组织开展了军民融合发展、商标制度、涉及产权保护、证明事项等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工作,保证了法制的统一。在参与修订《银川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时,对建筑垃圾运输过程的环保问题以及渣土车交通安全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并结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内容,在条例中深入推进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为改革工作铺平了道路。经修改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往日困扰银川市民的渣土车乱象已得到了有效治理。他还积极参与《银川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起草的工作,面对当前银川市民不文明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的情况,在起草中将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以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时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加以固化,建立了长效机制,一经颁布实施便在社会中引起了极大反响,不少群众都认为这部条例出台的时机及时,使身边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

在立法工作中将“民主立法”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环节中。周涵同志在从事立法工作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自治区、银川市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始终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收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参与起草和修改的地方性法规不仅限于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还通过“听”、“问”、“走”的方式,采取走访、电话访谈、邮件访谈等征集形式,拓宽征求面,使了解的基层实际具体情况更为全面、透彻,并从这些信息中把准方向、汲取有益营养,使参与起草和修改的每一部法规、规章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群众拥护。

在立法过程中,注重普法宣传,普法与立法始终相伴左右。周涵同志始终坚持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并进行深度解析,在日常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将征求意见会、调研论证会都当作普法宣传的契机,对于有疑惑,理解有困难的人员,他总是能够耐心解答,细心讲解,直到对方弄清楚为止。通过这种普法宣传,不仅使受众更容易理解立法项目的相关内容,而且扩大了立法工作的影响力,让社会各界都更加了解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周涵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无私的情操展示了当代人民公仆的崇高追求和良好形象。 

(责编:孟瑶婷(实习生)、孝金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