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候选人事迹>>类别>>司法鉴定好榜样

司法鉴定好榜样候选人:重庆 李剑波

2019年05月18日15:1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李剑波,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至今任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主任、重庆法医验伤所主任;重庆市刑事侦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2011年);法医学特色学科负责人(2015年)。

沉毅稳健,慧眼独具辨是非

面对一件复杂的重复鉴定案件,他先是在大家讨论案情之时认真倾听,时不时拿笔记下些什么;继而埋头认真研究案卷材料;当他终于抬头、扶正眼镜,喝一口水的时候,熟悉他的人就知道,这次的复杂案件,他心里已经有了有理有据的答案。果然,分析案件时,他的言语间既具有逻辑思辨的严谨又充满正义的激情,沉毅坚定的语气中透出一股豪侠剑气。

这便是李剑波教授,沉毅稳健、冷静思考、反复辩证,作为公、检、法、司、卫鉴定聘请的技术顾问,每年主持或参与市内外上访案件、重大疑难案件会诊鉴定百余例。在案件讨论会上,他用自己的才学让一件件棘手的案件得以科学、公正、圆满的解决,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的社会和谐及法治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

2018年5月,一位中年副教授在家中睡眠中死亡,他与公安法医共同努力还原其死亡面目,得出死者是被人投放安眠药、麻醉剂后,再注射氯化钾导致死亡的结果,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证据。

2018年8月,一医疗纠纷上访案件需要他复查,原鉴定结论为化脓性脑膜炎导致死亡。他通过对原案材料复查、进一步检查,还原一起溴敌隆投毒案。

他常说:法医的工作,就是还原事实真相,为死者言,为生者权,揭露犯罪,在每一个案件中让人民体会到公平正义。在法医34年生涯中,完成数千例尸体鉴定,损伤、伤残鉴定、亲子鉴定、人类学鉴定等上万例,无一例明显失误。

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维人权

“实事求是、科学公正”是李剑波教授在鉴定中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要还原事实真相,敢于负责任”是他经常自勉的话语。在这些人生信条的警醒下,他还原了一个又一个事实真相,给死者一个说法,还生者一个公道。

2005年,一名流浪老太出现在涪陵区石沱镇,当地群众一致认为是夏家六兄弟走失的母亲,但夏家大部分人不能确定。一时间,“流浪老太回家,六兄弟难认妈”、“ 流浪老太归家六兄弟不认娘”等类似标题出现在各大报社报纸的头版头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解决流浪老太的身源问题,重庆法医验伤所作为有鉴定资质的单位,被选定为流浪老太及夏家六兄弟作亲子鉴定。面对34家电视台集中报道、鉴定过程全程录像、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重重压力,李剑波教授作为重庆法医验伤所的的负责人、鉴定人,从案情了解、当事人分开询问、齿龄推断、DNA分型等方面全面分析,最终得出流浪老太非夏家六兄弟生物学母亲的鉴定结论。“我们的鉴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李剑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考虑问题的全面仔细,让李教授的鉴定报告和结论无懈可击,也让夏家六兄弟从“不孝子”的道德指责中脱身,后续的追踪鉴定中,确定流浪老太是湖北三姐弟走失的母亲。

波推浪涌,孜孜不倦育新人

社会要发展,技术需传承。李教授在作为一名法医工作者的同时,也承担教书育人的工作。他常说: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更重要是“传道”。他在每一次的新生见面会上,总是讲:做一个好法医,要先做人,再做事、做学问,要忠于祖国、忠于法律、热爱专业、实事求是、科学、客观公正。在教学实践中,他也始终贯穿这一理念,使学生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所需的合格的法医鉴定人和可靠接班人。

刻苦钻研,硕果累累报社会

除了从事司法鉴定、法医教学外,李教授还埋头科研、著书立说,并在法医领域取得了不俗的科研成果。李教授的科研方向,总是指向司法实践,他常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是没有灵魂的。这些成果中,有的纠正传统教科书中的错误;有的着手于司法鉴定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填补领域空白。 他曾分别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发表论文80余篇,教材专著20余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等。

(责编:孟瑶婷(实习生)、孝金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