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候选人事迹>>类别>>调解为民好榜样

调解为民好榜样候选人:河南 崔宪勇

2019年05月20日13:2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崔宪勇,男,现年69岁,中共党员,济源市大峪镇小横岭村人。泥土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村镇工作,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2010年9月,61岁的他被济源市大峪镇返聘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在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8年里,调解各种矛盾纠纷786起,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矛盾纠纷疑难杂症老中医”。曾被评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人民调解专家、河南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荣登河南省济源市第三届“好人榜”。

矛调老中医,独创“调解五步曲”

大峪镇位于举世闻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腹地,是济源市面积最大的镇,辖30个行政村274个居民组3万余人。山地多,群众居住分散,前期因小浪底工程建设,移民搬迁、宅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近年来随着扶贫攻坚、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新的矛盾纠纷也不断涌现。2010年之前,全镇每年非正常上访案件达十余起。

老崔上任后,很快就融入工作。每天坚持看《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节目,坚持记录调解日记,8年来老崔记录的调解日记就有6本数十万字;他接地气,善于“土方法”解决矛盾。他常说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调解协商,调就是以法为据,解就是以和为贵,协就是将心比心,商就是公平公正”。他受理矛盾,先认真确诊病因(矛盾点),让当事人把好话赖话都说完,调解工作再开展;而后指出申请人的矛盾点及要求,再指出被申请人的缺与失,经过法理情权衡,,最终化解矛盾;协议达成后,他还让双方各坐15分钟,再做调解后的思想工作,确保调解不反复。老崔自己总结出一套“调解五步曲”,依照自己的调解方法,老崔调解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矛盾纠纷,群众点赞他:“有事找老崔,多难的疙瘩都能解。”济源市某村村民李某被查出患了脑瘤。当时,她与老公王某已结婚4 年,并育一个2 岁大的孩子。王某得知妻子患病,动了歪念,诱骗李某与其离了婚。李某的家人知道后,愤怒不已,闹上了法庭。由于两人已办理离婚手续,法院判决两人离婚事实成立。李某家人不服,带着亲戚朋友30余人到王家闹事,并在王家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双方矛盾恶化。老崔听闻此事,主动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他先狠狠地训斥了男方,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他的积极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孩子归李某所有,男方支付李某3 万元的医疗费,李某把结婚时的嫁妆悉数搬走,事情顺利解决。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老崔调解车,零距离解万家难

2016年底,在大峪镇调委会,以老崔的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建立,“老崔调解”实现了品牌化。后来,他发现,虽然建了工作室,但是群众有矛盾纠纷,依然要往镇里跑;遇到突发事件要到现场,仅他一个人力量有限且协调车辆人员费时费力。他琢磨,能否建一个流动的调解室,哪里有纠纷,调解室就移到哪里,让自己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老崔的想法得到了大峪镇党委政府和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经过多方协调,2017年6月,“老崔调解车”的面包车正式挂牌,深入一线化解纠纷,此事迅速在当地群众中引起轰动。

“老崔调解车”就是流动的“老崔调解工作室”。调解车身喷着醒目的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公布老崔调解热线电话,向群众发放调解热线名片;利用调解网络排查大数据,每周列出详细调解台账,每天订出路程计划图表。“老崔调解车”每天都在大峪镇境内奔波,每月每个村至少都要跑一趟。每当调解车在村里一停下,就会围过来不少人,村民问这问那;调解现场,更是吸引众多群众围观,无形之中,下乡调解成了“以案说法”现场直播,成了活生生的普法教材。一年多来,“老崔调解车”行程4万公里,直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14起,其中涉及重点项目工程案件46起。2018年3月2日,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专程调研了“老崔调解车”运行情况,称赞老崔是当之无愧的金牌人民调解员。  

(责编:叶子悦(实习生)、孝金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