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救助人员破解一串串“寻亲密码”

2019年06月18日10:03 | 来源:楚天都市报
小字号
原标题:图文:救助人员破解一串串“寻亲密码”

图为救助站工作人员整理收集的寻人信息 记者 邹斌 摄

  图为救助站工作人员向受助人员发放返乡车票 记者 邹斌 摄

  本职不研究方言,却能听出全省各地甚至偏远地区的口音;本职不研究地名,却对各市州、县城、乡镇地名烂熟于心;本职并非寻亲,每年却帮助众多流浪走失人员甚至离家多年的“无名氏”找到回家的路。在武汉市救助站,他们是“听风者”“活地图”“千里眼”,在工作中练就了破解“寻亲密码”的出色本领。

  “听风者”通过口音帮走失老人成功寻亲

  武汉市救助站平均每年救助2万多名流浪乞讨人员以及遇到临时困难的群众,为他们提供临时食宿、返乡乘车凭证、护送返乡等帮助。其中部分受助人员,因患病等原因,无法说清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等信息,成为长期滞留在救助站的“无名氏”。

  今年34岁的李升,在武汉市救助站男性服务区工作12年,帮助100多名“无名氏”找到家人。每次与受助对象聊天时,他都会通过对方的口音判断他们来自哪里。日积月累,全国各地大小方言,他都略知一二。

  咸宁老人孙爹爹,一年前患上老年痴呆症,去年12月走失,身上仅有30元钱。他迷迷糊糊坐上长途车,从咸宁来到武汉,在光谷一座公园游荡。一位好心人发现他衣着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于是联系武汉市救助站。

  李升介绍,老人口音较重,思绪不清,无法说清自己的身份信息。一连几天,李升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陪他聊天,通过口音判断他可能来自咸宁。李升于是录制了老人的视频,请一位咸宁的朋友发到朋友圈。

  很快,咸宁市救助志愿者群传来消息:当地一位走失老人的特征与视频中的老人相符。李升立即联系上老人的家属。去年12月18日,孙爹爹的儿子等人从咸宁赶到武汉,与走失6天的孙爹爹紧紧相拥在一起。

  李升的手机里,存着大量志愿者微信群和QQ群。当传统查询方式不能奏效时,他就会通过判断“无名氏”的口音等特征,向相应地区的志愿者群求助,发动广大志愿者共同寻找线索。必要时,他还会到当地核实,效果很好。

  据不完全统计,在李升的串联下,武汉市救助站目前已与全国120多个寻人志愿者组织建立了良性互动,覆盖湖北、贵州、河南、广东等多个省市。通过这种方式,仅去年,李升就帮助10多名“无名氏”成功寻亲。

  “活地图”顺着小地名找到中风男子住址

  今年2月19日,农历元宵节,已经流浪一年的福建男子范某,在武汉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返乡与家人团聚。

  今年1月,在武汉街头流浪的范某,被警方送到救助站。由于他表达不清,救助站无法获得有效信息,只能将他作为“无名氏”安置在站内。

  从见到范某的第一天起,救助站工作人员程敏一有空就跟他说话,得到了“建瓯”“房道”“际村”等地名和“丙相德”的姓名。程敏结合百度地图反复查找,发现范某所说地名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于是她联系当地村支书,对方称不知道“丙相德”这个人。

  程敏没有放弃。她通过福州市志愿者协会,联系上南平市微公道公益组织协会。该协会志愿者带着“丙相德”的录像,到际村实地走访。村民们辨认后说,“丙相德”的确是该村人,但其姓名叫范某。核实清楚后,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范某踏上了回家之路。

  程敏告诉记者,有些受助人文化水平不高,可能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家乡,只记得一个乡镇或村湾的地名,有的地名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救助人员不断积累地图信息,越小的地名,对我们越有意义。”程敏说。

  今年5月底,武汉市救助站接收了一位受助老人。他有中风症状,说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只模糊说出“姓陈”“楼子湾村”的信息。

  程敏在网上搜索楼子湾村,获得了很多结果。于是,她继续询问陈爹爹,两天后终于又听到另一个地名“吴店”。程敏顿时眼前一亮:之前她救助过一名来自吴店的流浪人员,这是随州市的一个乡镇。

  在随州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程敏确认陈爹爹是吴店镇楼子湾村人。6月4日,武汉市救助站将陈爹爹送到随州市救助站。

  “千里眼”收集大量寻人启事找有用信息

  在武汉市救助站查询室,有不少市民送来的寻人启事,这为救助站查询“无名氏”的身份帮了不少忙。

  今年3月上旬,李婆婆的家属将一份寻人启事送到武汉市救助站。寻人启事写明,李婆婆80多岁,患有老年痴呆症,在青山区一带走失。上面还附有李婆婆走失时穿的衣服颜色。

  几天后,救助站接到110民警送来的一位走失老人。当时正在比对寻亲信息的程敏留意到,这位老人与之前收到的寻人启事上的李婆婆很像。她赶紧与婆婆的家属联系,成功帮婆婆回了家。“这些日子,我们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老人出了什么意外。谢谢你们!”李婆婆的女儿连连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说。

  武汉市救助站服务管理科科长梁志刚提醒,发布寻人启事的时候,一定要交待走失人的身份和特征,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衣着装束、说话口音等体貌特征;走失的时间、地点、原因;家属的联系方法等。

  对于家中有走失经历或走失风险的人员,家人可以为他们制作一个防走失卡随身携带,标明姓名、住址、联系人等信息,最好缝在衣服上。救助站工作人员查询“无名氏”身份时,都会检查他们的衣着和随身物品寻找线索。

  ■链接

  三种途径可求助

  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林小群介绍,生活无着人员一般有三种途径求助: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可自行到救助机构求助;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员,可在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的引导、护送下到救助机构求助;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在街头开展主动救助发现并实施救助。

  武汉市救助站平均每年要救助上万名流浪乞讨及遇到临时困难的群众,为他们提供临时食宿、返乡乘车凭证、护送返乡等帮助。其中,部分受助人员由于精神、身体等方面的原因,无法说清身份信息及家庭地址,救助站通过技术比对、公安户籍网、民政部寻亲网等各种途径,竭力为他们寻找亲人。但目前,仍有700多名受助人员长期滞留在救助站,苦盼亲人的到来。(记者 王荣海 通讯员 刘路)

(责编:叶子悦(实习生)、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