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举办先进典型宣讲会
践行“司法为民 公正司法” 听这些优秀法官讲述“初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孝金波、实习生管福华)为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6月28日下午,北京高院举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先进典型宣讲会,拉开先进典型系列教育活动的序幕。
宣讲会开始前,北京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寇昉会见报告团成员时强调,每一名先进典型都凝聚着时代的精神,代表着前进的方向。北京法院近年来先后涌现一大批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他们生动诠释着北京法院人司法为民的初心和公正司法的使命。寇昉院长了解各位先进典型的最新工作学习情况,勉励他们不骄不躁,稳扎稳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做出新的业绩,为全市法院干警立标杆,做表率。
市委第16巡回指导组副组长夏涛、成员沈小嘉,11位全国及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邀参加宣讲会,北京高院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宣讲会。
宣讲团由来自全市法院司法审判一线的先进典型,党的十九大代表刘黎、全国优秀法官赵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海、“铁案法官”邱波、“乡村法官”连春祥、“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周丽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王志勇、改革时代的执行“急先锋”赵鑫组成。本次宣讲会上,7名先进典型结合主题教育和自身工作实际,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宣讲了自己实实在在的先进事迹、扎扎实实的学习成果和真真切切的体会感悟。
宣讲团成员中既有老典型,又有新典型;既有直接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的法官,又有审理大要案、疑难案件的专家型法官,覆盖法院刑事、民事、知识产权、行政等各个审判工作领域,覆盖法院不同工作岗位,方便广大干警找目标、找榜样、找参照。他们以情感人,以事示人,以理服人,通过现身说法、情感共鸣、体会分享与听众产生互动,达成认同,使听众在接受先进典型教育中受到感染,获得启示,受到洗礼,实现升华。
下一步,北京法院将继续把学习新时代先进典型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好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尊崇榜样、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让典型感到尊荣、受到关爱,让干警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宣讲摘编】
百姓信赖的人民法官——刘黎
刘黎,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庭长。
她曾审理过这样一起案件,23岁的小李在单位宿舍喝完酒后驾车遭遇事故死亡,其父母以对员工酒后出行不加阻拦为由起诉儿子单位,要求赔偿近百万元。并多次抬着儿子的尸体在被告单位哭闹,声称:“今天这官司打不赢,我就撞死在这儿”。
刘黎通过审理发现,单位在这次事故中并没有责任,依据事实和法律迅速做出判决并不难。但刘黎认为,只有把老两口的心结解开了,案子才能真正办结。为此,刘黎约他们来到法庭,耐心地听他们倾诉,并特地留下了自己的办公电话,让他们随时联系。
此后,她的电话就成了他们的热线,对所有疑问刘黎都耐心解答,同时还帮助他们联系了法律援助的律师。在工作细节上,也尽可能地照顾他们的感受。最终,刘黎依法驳回了两位老人的全部诉讼请求,老两口平静地接受了这份判决,说要回老家好好过日子了,还说在北京遇到了好法官。
刘黎认为,“法官是运送正义的职业,这份职业注定我们永远在路上,永远通过对一个又一个案件的审理,把公平正义运送到百姓的心里。而每一个个案的公正审判都是一张法治名片,也是一张法治的宣传单。”老百姓正是通过这一张张名片,一张张宣传单,看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生长对法治的信仰,让公平正义成为法治中国的鲜明底色!
行政审判的“奋楫者”——赵锋
赵锋,现任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
赵锋曾办理过一起征地拆迁案件。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架桥修路。但财政吃紧,又拿不出太多的钱来补偿老百姓。几十个村民把政府告到法院,矛盾异常激烈。一位老人拉着他的手说:“孩子,我们庄稼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可现在地都没了,以后该怎么活啊!你得帮帮我们啊!”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赵锋暗下决心,一定要替乡亲们解决问题。他先后四次前往延庆,找到主管工作的县委副书记以及法制办、国土局等部门,指出征地存在的法律问题,并释明风险。同时走进村民家中,耐心协调。最终,政府同意调整标准,给村民更合理的补偿。最终,争议得到圆满解决。如今,这条道路已经成为“北京最美骑行路线”。
“我坚信,只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我们终能建成法治国家。”赵锋说道,建设法治国家必先唤醒全民族的法治意识!一个行政案件就是一声呐喊,既提示政府依法行政,也提示公众自觉守法。身披法袍已十个春秋,而他始终坚守在行政审判的岗位上:“图的就是一个初心之问。初心不改,也就成了恒心。”
人民群众的贴心法官——赵海
赵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办公室副主任。
早在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推出了包括“巡回法官进社区”在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赵海主动请缨上岗,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成为了北京法院第一个专职社区巡回法官。
群众的事无小事,赵海坚信只要法官在工作中做到爱心和耐心,就能换得群众的舒心和放心。他曾帮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解决了他放心不下的、智障妻女的监护问题,三天后老人安详离去;他曾帮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和失责女婿解决了遗产分割问题,第二天,放置几个月的女儿遗体得以火化,此后女婿一直悉心照顾岳母;他也曾帮一对积怨三十余载的邻居,解决了因住房分配带来的生活不便问题,避免双方老人气大伤身,两家大打出手……这些年来,赵海以社区为法台、以百姓为源泉、以初心为动力,尽全力将百姓的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化解在家门口。
当看到邻里的心结因他的努力而化解,夫妻的纷争因他的坚持而消释,失和的朋友因他的调解而重归于好,反目的亲人因他的劝慰而重拾亲情时,赵海心里无比充实:“为了群众的信任和需要,为了铸就法治中国梦,我愿将初心和热血融入西城区的大街小巷,融进老百姓的心窝。”
铁案法官——邱波
邱波,现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
在宣判“蒙京华非法集资案”时,邱波拿着话筒,在接待大厅对着三百多名投资人,反复地讲解判决、答疑释惑、安抚情绪。几个小时面对投资人不断的误解和指责的他声嘶力竭、几近崩溃。但是几年后,有多名投资人专门打电话到他办公室,说要收回当初误解他的那些话,原因是他当时提出向第三方另行起诉民事的方法,帮他们挽回了部分损失。还有一位年逾八旬的投资人特地打了市长热线,对他的工作提出表扬。
“初心就是在审判实践中带着责任与感情,以一个又一个的铁案回应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和要求。”这是他担任法官以来之所以把经手的大要案件,全部办成铁案的“秘籍宝典”,邱波认为,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法官,但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所审结的每一个案子,都将汇入浩浩荡荡的法制建设洪流,唯有初心,方能始终。
扎根法庭二十八年的“乡村法官”——连春祥
连春祥,现任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窦店人民法庭副庭长。
有这样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被告种的树把原告家的北墙拱出了几条大裂缝,原告起诉要求砍伐树木。被告是个认死理的人:“明明是我家先种下的树,他后来才盖的房。他自己的疏忽,凭什么现在让我出钱出力砍树!”原告也很委屈:“法官您也看到了,我家宅基地就这么大一块儿,我离树再远能远到哪儿去。总不能让我拆房子吧?”
两家因为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纠纷最终到了连春祥的案头。“这颗大树的确影响了郭家的房子,但是王家的老人态度非常强硬,坚决不伐树,甚至以死相逼。”
连春祥无法说服老人,于是他找到了老人的儿子,做通了老人工作,达成了这样的调解方案:郭家支付一定费用给王家,而杨树的所有权则划归郭家。这样一来,伐树的问题从两家的矛盾变成了郭家的自家事,纠纷顺利解决。两家人都说:“连法官,您真的是在为我们着想,您确实是个有办法的好法官”。
“我是一名乡村法官,虽然我没有办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但是我热爱乡村法官这一职业,也为我是一名乡村法官而感到骄傲。”连春祥感慨道,并表示在以后的人生里,他将继续在法庭坚守和奉献,要对得起老百姓送我“乡村法官”这个称号!
创新火种的守护者——周丽婷
周丽婷,现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二庭法官。
在一件古建彩绘案中,为了解决方法专利侵权案最困难的举证问题,需要对承德安远庙的天花进行鉴定。然而,一句“进入安远庙取证需要当地文物局批准”将我拒之门外。发往市级、省级文物保护机关的一份份协助调查函,得到的回复却是:“我单位无权批准!”案件陷入僵局。有同事劝周丽婷,这案子牵扯了行政机关,不好办,把难处讲讲,让领导想想办法吧。她却没有泄气:市里不管,省里不管,那就发函给国家文物局。最终,国家文物局正式回复:进入安远庙调查取证无需行政审批,相关单位有义务配合。案件顺利审结,专利权人获赔50万元。“相信法律,相信组织,筑牢规则意识,这是我在这个案件中最大的收获。”周丽婷说。
“进入新时代,国与国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创新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作为知识产权法官,既重任在肩,也进入了更广阔天地。”随着我国日益走入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品牌将响彻世界,中国技术将引领潮流,中国知识产权法官也将在参与和推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用双脚践行群众路线的首都法官——王志勇
王志勇,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负责人。
老杨是一个老上访户,他的要求就是女儿支付赡养费,可老杨人很固执,性格也很孤僻,经常是上访后就“失踪”。为了找到老杨,王志勇四次赴河北农村走访,钻树林、爬墙头,最终找到了躲在深院中的老杨,与他坐在院落中的砖头上促膝长谈,也终于找到了老杨常年上访的心结——并不真的要钱,而是渴望亲情,早年与儿女因故生隙,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儿女了。从那一刻起,王志勇不再将老杨作为一个难缠的信访人,而理解他只是一个盼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普通父亲。
王志勇又是四处走访老杨的女儿,经过将心比心的沟通,终于把小娜带到了老杨的面前,20年的情感坚冰在那一刻融化。后来,老杨在女儿为他买的新房中安度晚年,再也没有上访。
“只有深入群众,与民交心,才能懂得群众的‘初心’,不忘自己的‘初心’;只有深入基层,为民解忧,才能永远‘牢记使命’,做到‘不负使命’。”王志勇总结道,他坚信,身上的泥土味越重,和老百姓的距离就越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