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3年来 全国6000多名打拐民警接入团圆系统 覆盖所有区县一级公安机关
包括学习强国在内的26个APP接入系统 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

如果你在APP上接到类似推送 点开看看也许能救一个孩子

2019年07月18日08:52 | 来源:钱江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如果你在APP上接到类似推送 点开看一下,也许能救一个孩子

淳安女孩章子欣,这是最近大家最牵挂的名字。这个9岁女孩令人心碎的故事,我们不忍再提及。

悲剧发生后,如何尽可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成了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近日,有不少网友在转一个叫做“团圆”的系统,说是可以快速帮忙找回孩子。

这究竟是个什么系统,发布的信息可信吗?作为普通人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带着大家的疑问,17日,记者找到了团圆系统的创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总监魏鸿。

系统所有推送信息由民警发布 覆盖全国区县一级公安机关

团圆系统,全称为“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发起创立的寻找被拐儿童的平台,阿里巴巴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2015年年末,公安部和我们取得联系,希望能有群防群治的方式,来应对孩子被拐的情况。阿里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服务,就有了合作的契机。”魏鸿说,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5月15日,团圆系统正式上线,旨在帮助找寻失踪的0到14周岁的孩子。

这个系统,老百姓是没有办法下载和登录的,只有公安系统负责打拐的民警,才能登录并发布相关信息,因此保证了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那么,系统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失踪怎么做最科学?

“发现孩子失踪后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警。警方在受理后,会由负责打拐的民警上传孩子姓名、年龄、走失时间地点、衣着、体貌特征等信息;之后系统后台会根据走失的地点,在淘宝、支付宝、高德地图、新浪微博、腾讯QQ、今日头条、百度地图、滴滴出行、饿了么等26个接入系统的APP上自动推送。推送上会留有办案民警的电话,接到推送的用户如果发现线索,可以拨打电话及时联系民警。”魏鸿说,后台推送的范围,主要根据孩子失踪的时间来决定。

失踪1小时内报案,推送给100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和警察;失踪2小时内报案,推送给200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和警察;失踪3小时内报案,推送给300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和警察;失踪超过3小时,推送给500公里以外的群众和警察。

目前,全国范围内有6000多名打拐民警接入了系统,覆盖到全国所有区县一级的公安机关。

团圆系统上线满3年 失踪孩子找回率达到98%

孩子失踪后,就是一场和时间的竞赛。

记者发现,网上曾有说法认为孩子失踪24小时后才能向公安机关报案。经向公安部门求证,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发现孩子失踪,请务必第一时间报警!

“有人说没听说过‘团圆’这个系统。这个的确需要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应该让更多的家长知道有这样一个爱心渠道。无论是帮助自己还是帮助别人,都需要知道有这样一个系统存在。因为团圆系统是全国打拐民警的移动办公系统,是真正能帮助家长们的公安部唯一的官方权威系统。”魏鸿说。

今年6月2日,公安部公布了一则消息:由公安部、阿里巴巴主持开发的团圆系统上线满3年,共接到儿童失踪案3978件,找回3901个失踪的孩子,找回率达到98%。

“在这些案例当中,通过群众提供线索找回的比例很高,特别是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超市营业员、网吧网管等群体,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魏鸿说,“孩子失踪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在上周,学习强国APP也接入了我们系统。”

目前接入团圆系统的26个APP,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

浙江去年有20例上了团圆系统 如关掉APP推送,就收不到消息

记者从杭州一名在使用团圆系统的打拐民警处了解到,这三年来,杭州上团圆系统的孩子很少。

“并不是每一条走失的报警信息都会上传团圆系统。能上传系统的,一般都是根据家长报案情况可能被拐卖了的孩子,需要发动群众力量提供线索,一起寻找的。年龄也有限制,要0~14周岁。杭州这些年来的治安还是挺好的,孩子走失报警不多的,就算有,基本上有的几个小时就找回来了,有的通过民警出警也很快找回来了。可以说杭州这几年关于孩子走失的报警,基本上99%都是找回的。”魏鸿说。

来自浙江省公安厅的数据表明,去年浙江上团圆系统的有20例,全部找回。今年整个浙江上系统的目前有3例,也全部找回。

那为什么我们身边好像都没有人收到过类似的推送消息?

“如果用户在后台将APP的推送关闭,那是没有办法接到推送的。毕竟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举措,我们不能强迫用户必须接受推送,但好在接入我们系统的APP比较多,用户一般不会把所有这些APP的推送全部关闭。”

魏鸿表示,收到推送就意味着失踪的孩子可能会在你身边出现。希望大家看到推送时,能够点开看一下,说不定你的一个举动,就能帮到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记者 柏建斌 华炜 陈锴凯 陈蕾)

(责编:郑明玥(实习生)、孝金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