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上半年北京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0.8亿元

北京海淀不断释放法治建设新红利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2019年11月01日17:35 | 来源:人民网-法治频道
小字号

10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关于支持中关村科学城标准创新发展的措施(试行)》,鼓励企业、团体参与标准制定,并给予资金奖励。同时,海淀区将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服务平台,解决标准创制“最后一公里”问题。

“企业更了解行业发展和变化,为此我们发布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团体参与到标准制定中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科长侯佳磊介绍。

在这里,科技创新主体成为绝对主角,一种新型伙伴关系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形成。

“创新发展16条”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眼下,中关村科学城正以中关村大街和北清路为纵横两个主轴加速建设,扩大至海淀全域。于此同时,已有近9000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海淀拔节生长。

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去年年初,海淀推出“创新发展16条”,其中包括3年内安排2万套人才公寓、形成1000亿规模的海淀创新基金等实实在在的政策。仅2018年全年,海淀区研发投入补贴就达1.74亿元,帮助百度、小米等企业发力原始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这个数字是2017年研发投入的两倍多。

于此相对应的,今年上半年,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0.8亿元,居北京市首位。其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同比增长9.4%,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25%。引领科技创新的信息业、科研业占到了地区经济比重的一半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80%。

“放管服”改革推动“海淀速度”

在海淀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前来领取营业执照的任女士,“的确比想象的方便多了”。她表示,自己在集群注册平台上申请入驻后,工作人员随即就联系我递交了企业入驻的相关材料。线上申请的第二天就领到了公司的执照和公章。

这样的速度,不仅在海淀的创业者感受得到,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在世界银行于10月24日上午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首次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40。而中国今年排名的提升主要归功于三个指标:办理程序减少,办理时间缩减,和对质量控制提升。

速度背后,是“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制度安排落地生根。近年来,海淀区持续打造“五有五化”的营商环境,开展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商事登记改革、审批服务效能提升等一系列的创新性工作,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高效办理”的海淀模式。

法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司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更多创新产业生根发芽,也是海淀区人民法院长期耕耘的课题。2019年4月,海淀法院上地法庭、中关村法庭和民事审判第五庭先后召开了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涉及互联网商事典型案例、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案例。互联网分期租房、教育行业特许经营、短视频侵权等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话题都成为了探讨的对象。

法庭之外,海淀区还推动了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海淀。目前,北京、中关村两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启动运行,两级保护中心将紧扣促进产业发展目标,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格局,为北京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新红利不断释放,营商环境改革举措随之逐步落地。一个更有活力的海淀就在眼前。

(综合《北京日报》《法制日报》等媒体)

(责编:孟植良、申亚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