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翻篇了,我要做事业”
贵州:公开听证后继续调查核实彻底化解当事人心结

本报讯(通讯员 罗英文)近日,邵某国通过微信给检察官助理发来视频和照片,怀揣着新期待的他已和几个老乡开始为种植选址,准备购买药材种子了……
邵某国是一起挪用公款申诉案的申诉人。从入狱开始,他就一直申诉,服刑期间拒绝减刑,刑满释放后继续申诉,已持续19年。
今年6月17日,贵州省检察院检察长傅信平在毕节市检察院检察听证室主持邵某国挪用公款申诉案公开听证。邀请听证的刑事业务专家、人民监督员、民主党派人士、申诉人原工作单位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等听证员,就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证据采信等问题耐心解答、发表听证意见,帮助申诉人厘清案件事实。
公开听证后,承办检察官通过向原检察机关侦查部门主办人核实案件侦办情况,和六盘水市纪委核实相关情况等方式,就申诉人在听证会上提出的申诉理由再次进行了深入调查、核实。
7月30日,贵州省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在同一间听证室内,公开答复申诉人邵某国:其申诉的案件不符合立案复查的条件,不予立案复查。
面对这一结果,邵某国没有表现出抗拒和反对,而是感慨地说道:“你们为我的案件做了这么多工作,真的很感激你们。”
“您年轻的时候是人民教师,后来又辞职下海经商办企业,可见您是很有才干和事业心的一个人,您完全可以把生活重心从申诉向再创业转变,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使您的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贵州省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王红梅在释法说理时对邵某国说。
“我现在63岁了,家乡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老家闲置的土地比较多,我研究和考察了一些药材的生长习性,也对我们老家的环境、气候、土壤作了实地调研,我想带领老家的乡亲们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长、中、短三期的药材,短期种植解决资金周转困难,中长期种植解决经济效益,我想把‘闲’变成‘钱’,让乡亲们也更加富裕。”打开生意经话匣子的邵某国谈起了他对生活的憧憬。
3个小时后,邵某国彻底打开了心结。“检察官,我接受你们的建议,过去的一切就从今天翻篇了,我要做事业。持续19年的申诉,我想给它画上一个句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