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法治>>专题>>谁是最美基层法官

骆云桥:从点滴处践行司法为民

2014年02月26日11:23    来源:人民网-法治频道    手机看新闻
骆云桥:从点滴处践行司法为民

骆云桥同志是陕西省旬阳县人民法院赵湾人民法庭庭长。他1992年4月进入司法战线工作,整整在基层司法岗位战斗24个年头。2009年任庭长以来,他带领全庭同志走遍了辖区4镇65个自然村、近700平方公里的沟沟岭岭,共办结案件1531件,指导、参与基层组织调解射虎一纠纷485起,连续6年办案数居全院之首,所办案件无超审限案件、无错案、无涉诉信访案件。法庭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二等功,骆云桥同志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分别被市中院、省高院评为办案能手、办案标兵,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办案标兵。

从细节做起,把践行司法为民外化于服务百姓的点点滴滴中。赵湾法庭地处陕南秦岭与大巴山区腹地的旬阳县西北角,山高沟深,社情复杂,辖区9.3万多人口,素有旬阳北大门之称,属矛盾纠纷的高发区域。这里的的群众大多法律知识匮乏,有许许多多的群众自己做出了违法违纪的事情,有时候根本全然不知,法律知识的匮乏使本来就经济不富裕的群众因不小心做错事而背上更重的负担。面对此,骆云桥和同事们结合司法工作实践和当地社会易于发生的社会问题,用群众最易懂的语言总结一些涉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知识,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予以公开,帮助当事人了解法律、了解自身的诉讼权利、了解诉讼中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为当地群众知法和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服务,让每一位发生涉诉问题的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家庭邻里有不和,基层调解好处多;矛盾消化家门口,关系破裂好弥合。书写诉状要斟酌,事实证据要吻合;诉求合理又合法,还要情节来衬托。”这一句句通俗易懂的话语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像春风化雨般使多少邻里纠纷不就而解。乡村邻里《十要关系和》、《平安建设格言10则》、《法官十敬言》、《十项承诺》、《致当事人的一封信》、《温馨提示》等小册子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视为至宝。骆云桥和他的同事们总结的《温馨提示》不仅在全院推广,并且作为诉讼文书附件送达当事人。《平安建设格言10则》也被县委政法委高度赞扬并转发全县各部门学习借鉴。

2012年5月,赵湾法庭受理了一起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立案时,骆庭长了解到,案件被告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当即带领干警起身前往原、被告住地进行调解。看到顶着烈日爬山前来的法官干警,被告深深感动,经过现场了解情况,耐心开导,被告与原告达成了赔偿协议。骆云桥和同事们深一脚、浅一脚的披着夜色踏上返庭的山路时,已是深夜11点多。这各案件从受理到结案,前后只用了12个小时,像这样当天立案当日办结的案件每年都在5%以上。

赵湾有个“骆包公”,我们百姓得公正。骆云桥同志办案中始终坚持依法办案、秉公办案,处里事情讲求公正,不偏不倚,加之其长得面相较黑,当地群众送了他一个雅称“骆包公”。

由于地域和民俗的原因,当地的老百姓有时候打官司就是为了顺口气,讨个说法,求个公道。为确保每一个案子公正公道,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认账服判,骆云桥办案中养成了勤动脑、勤动手,从细处着手。在给被告送达起诉书时,骆庭长都会做一份笔录,例如:借贷案件送达笔录中记载欠条是否是被告所出具,离婚案件送达笔录中记载双方什么时间分居、感情状况是个啥样子等内容。这样的笔头子在案件后期审理中有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2010年5月,在审理当事人第二次起诉离婚的一起案件时,骆庭长一行人前往百里之外的柞水县找到被告送达起诉状及开庭传票,做笔录时,被告说夫妻关系一直没有改善,连面都没见过。但在庭审中被告却说判决不准离婚后我们和好了,经常住在一起。骆庭长就问:你在我们送达起诉书时说的可不是这情况呀!听了这话,被告沉默了,他说:“我不想离婚,这个说法是别人教的,这样法院才不能判离。”正是这一份简单的笔录,在案件审理中却起到了关键作用。骆庭长所承办的案件从受理、判决到执行每个环节都有笔录体现,这样做可以有助于从细节上沓实证据,把握案件事实真相,防止当事人反复,保证一方的合法诉讼求公正实现。

慎判决,重效果,以耐心和诚意唱好处理民事纠纷调解这场戏。骆庭长常说,做基层工作就要有耐心和诚意,这样才能赢得理解和信任,老百姓才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审理一起损害赔偿案件中,骆庭长打电话通知被告到法庭应诉,被告恶狠狠地说,我很忙,没功夫跟你们闲扯。骆庭长只好和书记员到被告家送达,被告拒不理睬并欲锁门离开,站在院子里,骆庭长与被告拉起家常来,被告说:“我生活很幸福,楼房也盖了,孩子们都在外挣钱”。 骆庭长因势利导说:幸福从哪里来,没有司法机关来化解乡邻之间矛盾纠纷,群众能有这样平安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吗?你的孩子能安心的在外打工挣钱吗?我们应当换位思考,如果你的财产被他人损坏,家人被打伤,你会怎样?一番耐心的解说,被告终于理解法庭的工作,并愿意配合调解。2011年12月,法庭审理一起财产权属纠纷案件,原告丈夫在煤矿打工时不幸死亡,矿主赔付了20多万元赔偿金,可这赔偿金却被死者的其他三位亲人私自占有,原告将已故丈夫的三位亲人告上法庭。案件受理后,被告方不到法庭应诉、不接法庭电话,骆庭长和书记员冒着严寒徒步30多里,先后三次到被告家做工作,向他们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以情感人。最终三被告将赔偿金主动交给了法庭。

把能动司法运用于司法实际,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需,在诚信为民中赢得民心民意。法院办案仅停留在把案件办结上远远不够,根本的是要想法设法让群众的权益兑现,让群众心里踏实。2012年8月,骆庭长承办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案件涉及百余名西康铁路二线修路农民工的工资给付问题。这个季节正是个特殊的时期,大多数农民工着急给孩子凑学费,工程干完了,农民工们拿不到钱,个个心急如焚。因为其他情况,项目承包人工程款项一直未能落实,工人的工资一拖再拖。庭骆云桥庭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催钱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要钱的人站满了法庭院子的里里外外,落实执行款项的方案、办法一一失败。面对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向谁张口借过钱的骆庭长不由自主的当上了“乞丐”,顶着家人的不解,向在部队工作的弟弟,向在安康、双河等地工作、生活的亲朋好友伸手借钱,这个借他十万八万,那个借他三千五千,东拼西凑,借够了案件标的款。2012年8月17日,是骆庭长兑现给农民工们发工资的日子,赵湾法庭的院子里挤满了提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办案法官骆云桥。一个农民工领到钱后,拉着骆庭长的手连声说:“我是柞水来旬阳修路的,我娃今年考上大学,就等着领到钱回去送他上学呢!谢谢你,太感谢了,”说完,提着行李高兴的回家去了。后来,当荣获“全国办案标兵”荣誉称号的骆云桥谈及此事时,他说:“十几年的审判实践告诉自己,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需,就是我对审判工作的最大体会。”这一句平凡的话语,不仅为他的审判事业做了最生动的注脚,也为人民法官践行司法为民做了最好的诠释。正是这满腔的爱心,平凡的努力,点滴的心血,才谱写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华彩乐章。

骆庭长在基层法庭20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敬业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为辖区的父老乡亲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纠纷,为广大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把自己家里的一切负担和困难都留给了妻子和父母。多少次孩子的家长会,多少次家庭的聚会上,多少次朋友同学的聚会,多少次父母的病床前,他都是缺席者,但他唯一没有缺席过的就是他默默无闻20年如一日司法为民的岗位。面对家人,骆庭长总是惭愧不已,但面对自己的选择和热爱的审判事业,他无怨无悔。骆庭长常说他为选择法官这一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分享到:
(责编:张雨、李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