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法治>>专题>>谁是最美基层法官

牛晓林:亲民的好法官

2014年02月26日11:25    来源:人民网-法治频道    手机看新闻
牛晓林:亲民的好法官

牛晓林同志是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一名审判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工作中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寻找差距,提高司法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自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以来,办理案件千余件,特别是近年来调解工作尤为出色,是当之无愧的“办案能手”和“调解状元”,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多年来,该同志以一颗平常心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地在审判一线办案,连续几年收结案率是全院乃至全省之最,服判息讼率达100%,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

民事审判工作繁琐复杂,案件类型多,涉及的法律、法规多,这要求办案法官始终要把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熟悉各类法律法规知识放在首位。对此,牛晓林同志利用一切业余时间通过函授自学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努力钻研业务,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千方百计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与水平,使他在办案中能得心应手,面对“钉子案”、“骨头案”,他总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近年来,诸如土地承包权纠纷,村民待遇侵权等疑难纠纷不断增多,诉讼参与人众多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上升,牛晓林总是主动要求承办疑难复杂案件,而这些案件在他手上最终会案解事了。去年6月,他承办一起31位住户的采光权纠纷案件,审理后查明,在修建住宅楼时确给对面部分住户的采光造成了一定影响,他在做好实地勘测楼距,核算影响采光的程序等准备工作后,便开始了耐心细致地调解工作,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既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做到了执行和解协议,使本来一起“一触即发”,矛盾极易激化的案件顺利解决,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群众反映良好。

零上诉,零上访,服判息诉率100%,这是怎么做到的?牛晓林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就是让当事人入脑入心的调解方法。说到调解,牛晓林同志的调解方法颇有特色。接到案件,了解基本情况后,传唤当事人到庭,与当事人“拉家常”,解除当事人的对抗心理,摸透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摆事实,讲法律,常常让当事人换位思考。对纯属无理赖帐的当事人讲明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让其主观上有了正确认识,从而自动履行债务;对因一时赌气闹离婚的当事人从社会、家庭、子女影响等不同角度耐心劝解,把握火候,趁热打铁,使许多离婚诉讼当事人“哭哭啼啼”上法院,“乐乐融融”回家去。有些案件,第一次传唤当事人到庭就将矛盾化解,当庭履行完毕,双方握手言和。

所有经他调解的案件,自动撤诉率很高。去年,他在办理一起发回重审的劳动争议案件时,开庭审理了整整三天,把一个错综复杂的案件审理的清清楚楚。从法律角度上讲,法院无法支持原告的诉求,但从情理上讲,此案经三次仲裁,三次诉讼,给当事人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牛晓林还是本着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多次找有关部门协调,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解决。最后,他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宣判后,原告对牛晓林同志为民做主的办案作风,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说,“有这样的法官办案,我服”。常常有当事人起诉时要求将案件交牛晓林同志办理,理由就是他能够秉公办案、处事公道、以理服人,“我们信任他,即使官司输了也心甘情愿”。法官当到这份上,能不让人从心里感到欣慰吗?

他讲求办案的艺术,确立了“重于疏导,变逆为顺”的原则,以“讲、谈、攻、树”的调解解决方法,四路并进,尤见成效。讲,就是对当事人讲政策、讲法律、讲义务、讲违约责任、讲典型案例、讲后果、讲明措施,不厌其烦地用法律观念唤起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意识。谈,就是谈心、谈话,既跟当事人谈,又跟当事人的父母、亲戚、朋友谈,用良心启发式、感情引导式、后果反思式、案例对比式、推波助澜式,多侧面,全方位地谈。让当事人对案件的起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攻,以当事人的争议为焦点,从矛盾的起因着手,研究调解方向,以攻其心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结合前边所做的工作帮助当事人正确认识分歧,从而从思想上树立起配合法院和法官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一鼓作气解决纠纷,定纷止争。树,就是通过办案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司法形象,树立法律的威严。

中央电视台曾派摄制组专程来西宁采访牛晓林的事迹,准备制作一个15分钟左右的专题片。他们下飞机后流露出对此次采访之行的担忧和顾虑:牛晓林的事迹究竟怎么样?有没有水分?可信度有多高?15分钟的专题片究竟能反映多少东西,他们心里没底。城西区法院负责接待协调的同志,从他们迟疑的目光中,觉察到他们此次之行的思想压力很大。当摄制组一行带着种种疑虑来到了城西法院,说来也巧,正碰上一个三十岁左右农民模样的男子挟着一面锦旗,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兴致冲冲的向城西区法院大门走来。出于职业的敏感,摄制组张编导把手中的摄像机迅速的对准了这位农民。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这位农民看到黑洞洞的镜头对着自己时,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掉头就跑。随行人员赶紧追上去,讲明来意,才把这位农民劝说了回来。后来得知,这位农民叫陈某某,是湟中县人,与他人一起承包了一个水电站引流渠改造工程,年底工程结束后,甲方没向他们结算一分钱的工程款,在向对方讨要工钱多年没有结果后,他手下的民工拉走了家里的电视、沙发、变卖了他的手扶拖拉机,一时间,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他走投无路,为讨债,陈某多方奔走,他甚至求神拜佛,祈求神的保佑,可依然分文未得……,万般无奈之下,陈某某找到了城西区法院,正是牛晓林负责办理他的案子,此后经牛晓林多次调解,陈某某终于讨回了工钱。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当见到刚从楼上被叫下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牛晓林时,陈某某从塑料袋中掏出鞭炮、燃放起来,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他兴奋不已握着牛晓林的手,万分感激。摄制组张编导后来告诉城西法院的同志:老乡送锦旗,我以为是你们有意安排的,当我看到老乡开始的恐惧表情,情不自禁的躲避,才相信了这是个真实的事实,我相信牛法官真行,有戏。摄制组一行的疑虑就这样被打消了,以陈某某讨债为主线,开始了对牛晓林的采访。在后来的拍摄中,摄制组又找见了此案被告的代理人李某某,出人意料的是,李某某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是被告,但牛法官判的公正,我心服口服”。这次采访制作很成功,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后,央视张编导对陪同采访的同志说:“这是一次随机的采访,被告能这样评论办案法官,我还真没见过几个,牛法官真是个亲民的好法官。”采访中这位编导几次被感动,他伸出大姆指操着京腔对牛晓林说:“牛法官,您真牛!”

在日常工作中,牛晓林同志政治立场坚定,严格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加压,不断锤练自己,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在崇高的革命理想上。在审判工作中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积极开展民事审判工作,把化解矛盾,解决纷争,为人民群众创造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当成自己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标。在审判员岗位上勤奋、自勉,为做好审判工作,他要求自己“三个做到”,一是做到常思德,让自己的人生在高尚道德情操指挥支配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二是做到常思行,经常解剖自我,检查自己,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不断自省,保持清醒的头脑;三是做到常思事,时刻把本职工作和审判业务放在心上,不遗余力地去完成,戒骄戒躁。

牛晓林同志工作细致,责任心强。在对待当事人的态度上,耐心细致,通过讲解法律,化解矛盾,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崇尚“司法为民”的思想,在审判工作中既做到合法,又充分体现法律的人性化和人文关怀。为将审判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下,努力提高审判的透明度,审理重大、疑难案件,他都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自觉接受监督;他还经常与律师沟通,虚心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快审快结。

牛晓林在审判工作中非常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密切关注当事人的心态,循循善诱开导当事人,工作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十几年审理案件千余件,无一件被改判、发回重审,成为办铁案的带头人。

“公正无私是法官的本分,社会评价是人生的价值”,这是他始终信奉的格言。在十几年的辛苦而清贫的岗位上他政治坚定,作风正派,自觉抵制了亲情、人情和金钱的诱惑,怀着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审判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法官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是审判前沿“一身正气、刚直不阿”的优秀法官,人民法院“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优秀代表。

分享到:
(责编:张雨、李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